黃花菜即金針菜,母親花、又名忘憂草、萱草花、健腦菜,是一種營養價值高、具有多種保健功能的花卉珍品蔬菜。祁東縣黃花菜己有600多年的種植歷史,清朝年間,當時祁東縣所在地的地方官員開始將黃花菜作為地方貢品向朝廷進貢。清朝朝廷要員、有鐵嘴銅牙之稱的風流才子紀曉嵐最愛吃黃花菜.他還贊美道:黃花菜可是個好菜,清爽香脆,其味無窮,常吃黃花菜的人聰明。
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起義前,因家境貧寒,又身患疾病,全身浮腫,可謂貧困交加,饑寒交迫,以致常以乞食度日。曾遇一黃姓好心老婦煮些 萱草送給他吃,一段時間后,陳勝的全身浮腫慢慢消退,疾病痊愈,身體也強壯起來。后來他與吳廣組織農民起義,成為歷史上首開先河的農民領袖。陳為感謝黃婦女之恩而,請她常住在家里,并把萱草稱為忘憂草。當陳勝、吳廣率領農民起義軍攻下陳州(今河南淮陽縣)建都稱王時,士兵們在兵荒馬亂中,把生機盎然的黃花菜踐踏成不成樣子,當地有個名叫金針的姑娘,看到這種情形十分痛惜,于是就對其精心管理栽培,結果這些黃花菜死而復活??每瞄L的亭亭玉立,開滿迷人的鮮花。人們為紀念金針姑娘,便將黃花菜起名金針菜。清朝年間,永州地方官員 (當時祁東縣與祁陽縣未分設,屬永州府管轄)開始將黃花菜作為地方貢品向朝廷進貢。清朝朝庭要員、有鐵嘴銅牙之稱的風流才子紀曉嵐最愛吃黃花菜,用餐時一見到餐桌的黃花菜便手舞足蹈,興奮不能自已。贊美道:黃花菜可是個好菜,清爽香脆,其味無窮,常吃黃花菜的人聰明。
孫中山先生曾用“中山四物湯”作為自己健身的食療食譜。“四物”即 黃花菜、 黑木耳、 豆腐、 黃豆芽、黃花菜位列其首。“中山四物湯”營養成分完備,是補血、養血、美容的良方,又是日常素食中價廉物美的珍肴。
湖南省,衡陽市等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力,從2000年開始,祁東的黃花菜種植面積飚升到16萬畝,菜農達40萬人,總產量超過全國的一半,祁東縣還被國家命名為“黃花菜原產地”。由此,奠定了祁東作為全國黃花菜產業的總指揮部和大本營的地位。祁東縣作為黃花菜原產地和全國最大的黃花菜種植基地,2002年11月15日祁東黃花菜成功獲得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原產地證明文件。祁東黃花菜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16年榮獲中國黃花菜之鄉等稱號。